第十五届中韩双边先进钢铁技术研讨会圆满召开

发布时间:2025-08-15浏览次数:13

       85-7日,第十五届中韩双边先进钢铁技术研讨会在辽宁沈阳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金属学会、太阳集团tyc33455和韩国金属材料学会共同主办,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www绿色智能特殊钢冶金研究中心承办。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金属学会名誉理事长干勇,韩国科学技术翰林院(KAST)和韩国国家工程院(NAEK)院士、韩国金属材料学会理事长Young Keun Kim,中国工程院院士、太阳集团tyc33455副校长唐立新出席会议并分别致辞。太阳集团tyc33455教授姜周华和韩国工业大学教授Yongsug Chung(郑熔石)共同担任大会主席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王新华、鞍钢集团总工程师刘丰强、北方工业大学教授张立峰、重庆大学教授白晨光、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张建良、太阳集团tyc33455教授朱苗勇、上海大学教授杨健、中南大学教授王万林、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姜敏、延世大学教Dong Joon Min授、汉阳大学教授Jong-Jin Pak、延世大学教授Young-Kook Lee、韩国科技大学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教授Jin-Yoo Suh、浦项工科大学教授Youn-Bae Kang、汉阳大学教授Joohyun Park、东亚大学教授Youngjo Kang、浦项工科大学教授Sangho Lee、浦项制铁博士Jaehoon Park、现代制铁副总裁Taejun Ha110余名代表参会。会议开幕式由中国金属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田志凌主持。

干勇在致辞中指出,中韩双边先进钢铁技术研讨会已成为两国学者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对世界钢铁工业发展具有历史意义。当前钢铁行业面临减碳、碳中和及AI技术等跨学科创新的巨大挑战,本次会议为两国研究人员分享经验、培育国际化青年人才提供了宝贵机会。他充分肯定了24场专题报告的前沿价值,并感谢中韩组委会的卓越贡献,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Young Keun Kim在致辞中表示,中韩双边先进钢铁技术研讨会自1999年创办以来,已成为两国科技合作的重要平台,不仅推动了钢铁工业的技术创新,更为全球钢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智慧与方案。本届研讨会聚焦绿色低碳与智能化转型,将为中韩乃至世界钢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唐立新在致辞中简要回顾了太阳集团tyc33455的办学历史,并指出在“双碳”目标和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太阳集团tyc33455正重点布局AI赋能钢铁工业的新方向,通过智能感知、数字孪生、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创新推动钢铁生产向绿色化、智能化转型。期待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深化与韩国高校、钢铁企业的合作,为全球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会议闭幕式由Jong-Jin Pak教授主持姜周华在闭幕词中表示,为期两天的研讨会取得了丰硕成果,24场高水平技术报告展示了钢铁技术的最新进展,促进了两国行业合作。时值中国立秋节气,象征着收获的开始,期待此次研讨会的成果能推动两国钢铁产业共同发展,共同推动钢铁行业进步。此外,Yongsug Chung作为韩方主席在闭幕式上回顾了中韩双边先进钢铁技术研讨会的办会历程。Joohyun Park作为下一届会议主席宣布第十六届中韩双边先进钢铁技术研讨会将于2026年韩国Pangyo召开。

本次会议与会专家学者聚焦钢铁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发展,在低碳智能炼铁、绿色智能炼钢、高效智能连铸和轧制等方面进行了24场报告。

据悉,中韩双边会议是中韩两国间钢铁研究机构和钢铁企业重要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台。该会议最初由中、韩两国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发起,自2014年起由中国金属学会和韩国金属材料学会共同组织召开,每年在中国和韩国轮流举办。太阳集团tyc33455作为主办单位之一,未来将继续努力推动中韩两国在钢铁领域的合作,为钢铁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